【资料图】

在《复利效应,隐藏的另一半因素》之后,今儿介绍本系列第二篇。对于投资者,我们经常讨论的是某种盈利模式的对与错,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另一的因素,那就是资金承载量,说白了,正确和错误也不是永恒的,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转换的。这个在生活中也很常见,比如说汽车都有一个载客数量,超过就会违规了,也会导致一连串的不安全因素,虽然很多时候不是绝对,但不能因此侥幸。今儿就针对资金和盈利模式背后的隐藏因素做详解。盈利模式的资金承载量指标不同级别资金盈利模式是不同的,这背后的原因是源于相关策略的资金承载量曲线。如图所示,当相关盈利模式和策略,超过了最佳资金承载量,会导致边际效应下滑;而一旦超过了策略容量上限,甚至是负面。说个生活中的案例,当人们饿了的时候,对于食物的好感非常明显,但到一定量之后,就开始饱了,此时好感就在下降,一旦吃的食物超过了承受范围,对食物开始厌恶,甚至会反胃,金融投资也是类似的,超过了相关资金承载量,策略就会失效了。

比如说很多基金规模小的时候,可以重仓押宝行业某几只中小盘的品种,然后实现净值快速提升;但你的规模扩张之后,说白了,不得不介入大盘股的时候,股性博弈策略就不同了;更大的时候,甚至单一行业也无法容纳了,这个时候就要研究更多的行业。换个角度,股市中的板块也是如此,热度再高,能容纳的资金量也是有限的,鸡犬升天的炒作必然透支未来的空间,持续性就下降了,这也是板块的盛极而衰。

经济层面的大行业也是如此,一个行业能容纳的资金是有限,大量资本涌入之后,就会导致供需逆转,比如说猪周期,人们消费猪肉的能力是有限的,大量猪肉上市,价格自然下降的。不仅如此,新兴行业也是类似,初期方兴未艾的时候,人们接受需要时间;一旦接受后,渗透率快速提升,这就是黄金发展周期,而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,就饱和了,即第一曲线的快速冲高阶段后进入衰退,后期面临的是更多的创新和迭代,形成第二曲线(这个在《新兴行业第一与第二曲线选股与收益思路》中有详解)。

实际上,渗透率也与资金承载度殊途同归,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,新兴产业的渗透率成长曲线通常是 S 型曲线,如互联网产业、国内空调产业 、LED 产业、国内手游产业、TWS 产业、国内新能源等都是这样的典型,虽然局部的渗透速度不同,但曲线形态高度相似,说明相关成长模式的有效性。而新兴产业的成长逻辑,主要分为:供给侧创新和需求侧升级。智能手机、新能源车、光伏、风电、氢能、创新药等都是典型的技术创新,是供给侧创新的主要代表;而医美为首的消费升级就是典型的需求侧升级。

创新总会形成新的需求,说白了,就是让资金承载量归零,相当于新的提升。而对应股市方面,其实哪怕是再强的行业最终也会转向弱势,很多传统行业很难有突破创新,比如说猪肉、鸡肉等畜牧业,有色金属、煤炭等矿产资源,就是典型,这样带来的就是资金承载量有限,大量资金涌入之后,供需关系逆转,利润下降,资金涌出,所以就形成了明显的强弱周期循环。对应股市方面,板块自身也有一个资金承载量,超过之后,巨震更加明显,这就更强化了波段因素。

新兴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有瓶颈期,也需要不断科研迭代才能保证景气周期,所以利润很大一部分就要转化为科研。当然科研本身是不确定性的,很多也失败了,但就是源于成功的门槛很高,才让成功者几乎是独享相关利润的,这样资金承载量相当充裕,这就是为何大量资金偏好新兴行业,就是看了这一点。除此之外,其实股民的资金量不同,博弈的模式和盈利模式也不同,从小资金到大资金也会形成瓶颈,接下来重点分析。
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