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郝小军
曾经有一项调查,让父母年龄在70岁以上的中青年人描述自己的父母,很多受访者都选择了“倔强”这个词。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听到,有人说家里老人总跟自己反着来,为什么人老了会变倔呢?其实老人的倔,总结其原因,有生理、心理、病理的三方面因素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倔”是思维在退化
从生理因素来讲,人的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退行性改变,老年人的思维相对不那么灵活,反应与变通能力会变差,接受新事物、新发展的能力也会减弱。比如年轻人使用电子支付,许多老人却会觉得现金支付、现金存款更安全。老年人掌握着既往的很多经验,他们用实践证明以前这么做是对的。年纪大了,就更会坚信自己的观念与经验。
此外,随着大脑的退行,老人对自我的评判能力会有偏差。比如我们提醒老人,腿脚不太利落了,起床或下地的时候一定要慢一点、扶着点,但老人自己可能觉得,自己腿脚还好,还没那么老。
“倔”是与衰老做对抗
从心理因素来讲,人老了会有一种失落感:原来在家里是自己说了算,儿女都听自己的。到现在儿女长大了,家里他们更能做主,各种事务都料理得很好,自己好像派不上用场了。这时一些老人会用“对着干”的方法来找“存在感”,不希望家人忽略自己的想法与意见。
“倔”有时还是一种情绪不满的体现。就像小孩子哭闹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安慰,老人也会用“倔”的方式表达不满,希望儿女、家人能够多关照他一点。他们会觉得,自己要是情绪特别稳定、特别踏实,家人更不会想着自己、照顾自己了。还有一些老人,面对记忆力下降等身体退化,感到无法接受,情绪容易急躁。这时家人更要多点耐心和关心,帮他们平稳度过内心的斗争时期。
“倔”可能是疾病信号
“倔”也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状态,焦虑、抑郁、老年痴呆等,都会有这类情绪症状。往往这些问题被家属以为是单纯的“脾气倔”,忽略了其病理改变。家属应该注意观察老人的情绪、睡眠、记忆、人际交往等,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明显改变,就要警惕老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。(《北方新报》)
关键词: